2010-05-15~2010-06-20

 

凝视自我――谈程勇的画

 

程勇的画让我感受到新一代画家寻找自我世界的强烈企图。距离四川美院崛起画坛已经三十年,写实风格油画历经这一段时间的衍变,当年在罗中立《父亲》(1980)中普遍存在的那股深具情感震撼力的艺术特质已经有了明显的转换;二十几年后,在程勇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一种颇为不同的发展。

艺术家站在一个新的角度,面对快速转换而沸腾的社会,反映出身历其境的当代人之精神样貌,或即所谓的“时代性”。新一代画家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质地,已脱离《父亲》风格那种外放、大器的磅礴气势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与气质,趋于某种内在、自我而带点忧郁气质的情感表达。一种全新的时代氛围,成为年轻画家创作内涵的重要取向。


解读程勇的艺术,《不同领域的交流》是一幅颇为典型的作品。画中人物让人可以一眼认出就是画家本人;程勇让两个自己赤身裸体的处在浴室中。脸朝外的程勇避开与观者正眼相对而看向一个不知所之的地方;脸朝内的程勇以小憩的姿态让屁股正对着我们。浴室本来就是一个私密的个人空间,以之作为画作的场景并亲自担纲演出,其意图确实让人迷惑。但,画家显然不是要满足我们的偷窥癖,也无意于展现他的暴露狂,他总是巧妙的避免让自己陷入情色的陷阱中。那纯然是画家的自我凝视。出现在程勇的画作中的人物,只要是男性,清一色都是画家本人,如《城市.蔓延》、《城市景观》、《塔》、《思殇》……;让自己跃入画中,透过绘画,程勇以“自我凝视”的方式探究的是自我的存在状态,一种在新时代处境中的自我面目。
   “我喜欢扑捉温情忧郁之类敏感的资讯,用一种和缓的情绪把它表达出来。在现代繁华喧嚣的都市中,如洪流般的流行风暴底层蕴含着缕缕纯静的气息,我所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找出来,表达出来。现代流行文化的要求是让人们24小时不停的享受刺激快感,人们沉迷其中却时常感到困惑。随着自我意识的唤醒,人们仿佛急于打破现实中的种种束缚。”这是画家对创作的自我表白。画中,他总是孤独的存在,以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姿态,在生活中某些似曾相识的角落中扭塑自己的身躯;而人物苍白的肌肤色泽和冷冽的景物质感,道尽了当代人的切身感受。置身当代情境,人,不再质朴自在,而流露出一种极度压抑的疏离情状。


程勇的画中人物大多为单数,除了亲自粉墨登场,画中也经常出现那位披着长发的女性,如《梦》、《复兴》、《窃青》、《麻痹》等,她的肢体蜷曲如茧,似乎想借以阻绝这个喧嚷的现实,而隐匿进自我的世界中。那似乎是画家的另一种变身。即使画中人物以复数方式存在,如《片段》、《关于空间的平行•倒置•交错》等人物之间也各行其是,从未彼此交谈;虽然置身生活场景,却俨然一个寂寥冷然的世界。生活在二十一世纪,程勇当然享受了八0年代以来快速经济成长所带来的丰裕物质生活,但也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文明焦虑;环境越热烈,他似乎越孤独,自我也越彷徨。那是在他的画作中可以隐约察觉到的幽微信息。


程勇自认对写实油画有热情,也迷恋、执着;他用写实油画开展他的世界,而其扎实的写实功力也让他的艺术更具信服力。他在自述中说道:“这些年来,我始终努力把当代的文化现象与本土传统的文化气息相互贯穿,使之融为一种气质。这种气质在我的创作中反复出现,是因为我坚信这种超越绘画表层的精神性的东西定会打动观者,引起共鸣。从而使油画这门西方艺术成为表达自己思考方式和情感的艺术形式。”他的绘画之所以打动人,正是“这种超越绘画表层的精神性的东西”;长年不懈的钻研,让人赞叹的并不是其技法的优越性,而是借优越技法提炼出的那种感觉与精神的绵密度。他的艺术表现,直接以逼真的写实表现呈现感人的力量,达到一种撼人心脾的效果,充满了感染力,也突出了其艺术本身的独特优势;他看似朴实的艺术表现,却以孤独、焦虑、彷徨的精神质地重重的撞击我们。


他说“技术的运用并不仅仅是单纯手上的功夫和刻板的教条,它是要与艺术家的头脑和血液溶为一体的。”这一点,程勇确实在创作中达到了。他以敏锐的心灵倾听自我,用艺术体现了新时代的况味,自信的标举自我的观点,体现出这个新时代的精神面貌,而与罗中立等前辈们的艺术内涵有所区分,走出属于年轻一代自己的路。


程勇出生于1983年,2006年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,并受邀参加成都双年展,说他是当今画坛最年轻的一代并不为过。认识程勇,当年他仅二十三岁,让我可以贴近地观察一位年轻画家的成长;透过他,也让我有机会体认新一代画家的所思所想。程勇正值青年,前途无限;以他今天的亮丽成绩为坚实的基石,未来的成就更值得期待。

 

林明哲先生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董事




Site Map
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Mountain Art Foundation
關於我們 | 展覽 | 藝術家 | 出版品 | 聯絡方式
Contact Us
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路
邮编:100015 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
版权所有 ©2020 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Mountain Art Foundation。保留所有权利。